端午節,又稱端陽節、龍舟節、重午節、龍節、正陽節、天中節等,節期在農歷五月初五,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。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時代祭龍演出變而來。仲夏端午,蒼龍七宿飛至正南中天,是龍飛天的日子,即如《易經·乾坤》第五爻的爻辭曰:“飛龍在天”。端午日龍星即“得中”又“得正”,乃大吉大利之象。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、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,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;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,節俗內容豐富。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,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,至今不輟。
端午節,請記得——
把五彩繩系在手上,把艾葉菖蒲放在屋內
把雄黃酒涂在額頭,把香囊配在腰間
最重要的是,把我們擱在心里
迎端午——
香囊DIY 手工制作:縫香鬆,招百福,自己動手制作一個愛意滿滿的香囊送給家人朋友。
五彩繩編制:帶紅繩,系安康,五彩繩是吉祥物和裝的美好寓意。
象征節日意義的香包和花繩,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文化魅力,拉近了職工之間的距離,更展現了公司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與團結協作的奮進力量。
一年一端午,一歲一安康,愿你粽是快樂,粽是微笑,粽是喜悅,粽是好運,祝大家端午安康!